求职与招聘经验之谈:如何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
信息来源:经验之谈  发布日期:2012-02-28  浏览次数:8282
  主持人:就业现在成了大学生们最关心的事情,今年毕业生就业的艰辛给明年毕业的同学带来一些心理压力。用人单位的看法和意见也许可以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迪,新东方教育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白勇从招聘方的角度对大学生们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求职与招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开始了一场“生死对决”,看起来仿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是博弈的两方,都是以完成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其实,这种表象从根本上扭曲了人力资源运营法则,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我深觉有必要进行澄清。毕业生求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学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来获得发展的平台,而用人单位则是想通过对毕业生学识、能力、素质的全面评估,发现最适合招聘要求的员工,双方的内容与形式是相契合的。为了能够把这种契合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配合,最终实现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招聘的“双赢”。   其实求职的准备并不是做一份漂亮的自荐书,或者搞一大堆也许与应聘职务毫无关系的证书,求职是从上大学就应该开始了的一项事业规划和人生策划。大学生必须在学习期间就应该注重“修炼”,以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提几条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专业知识技能精。大学毕业生一般都是按照其所学专业来确定求职方向的,而用人单位也是按照一定的用人意向来招用人员的。人力资源市场上从来不缺乏一般性人员,缺乏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达到一定造诣的人才。同时要在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中达到一定的水准,构成这一结果所意味的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学习能力、注意力和明确的方向性都是用人单位所欣赏和渴望的。没有学好本专业的毕业生本身就给了用人单位一个不良信号。   通用职业技能全。所有职业对员工的要求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在求职前学习现代社会的通用技能是一种很有必要的准备,如为满足工作需求而学习基本办公软件操作,为满足信息沟通而开发语言学习、中文写作和口语表达,为满足人际关系构建而训练交际环境营造能力。往往有些毕业生没有认识到这些技能的软资源作用,缺乏学习和锻炼,客观上造成了其所具备的专业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导致在工作中不能有效贯彻上司的意图。   个性习惯塑造好。所有的人都希望与一个有亲和力、有工作热情、让人感觉快乐的人在一起工作,封闭、冷漠往往意味着不合作和没有创造力。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所有同事喜欢的团队成员,应该在对自身个性和习惯进行全面评估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和习惯的塑造。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并在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就是对今后工作合作和职责分配的一种情景模拟,它可以使自己迅速找到在团队中的位置并发挥作用。培养一些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可以使你保持一种持续的工作热情。   继续学习能力强。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职业知识和技能折旧期都很短,因此用人单位在选用人员的时候很重视继续学习能力,这是决定员工是否能够适应单位发展,并为之提供优质服务的决定性因素。这方面的培养,一个是要培养学习欲望,另一个则是学习习惯,把内在的欲望表化为外在的行动。   多学科知识和思维敏捷性。目前职业发展存在两个趋势,一个是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是职业知识越来越多元化。一个仅懂一门专业就可以完成工作的现象在今后会逐渐消失,多学科的配置推进要求从业人员要多“几把刷子”。思维的敏捷性则是纵横于所有知识和技能资源中的那个泥鳅,它使所有的资源之鱼都被调动起来,一条被调动起来的思想之鲫强过一具死气沉沉的知识之鲸。